企业经济


特稿

  • 环境规制何以有效:环保督察下的规制与服从行为博弈分析

    郭施宏;

    环保督察是落实地方环境治理责任的重要制度安排,但环保督察中存在环境规制失灵的现象。本文构建了环保督察情景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污染型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和案例分析,解释了环境规制失灵问题的成因。结果表明:污染型企业对于中央政府督察处罚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对于地方政府检查处罚的敏感性;环境规制失灵是由于地方政府象征性地执行环保检查,并没有有效将中央政府的强规制信号传递至污染型企业,地方政府的弱处罚性检查策略纵容了企业非法排污行为。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启示:强化环保督察权威,纠正激励结构倒错问题;加强社会公众参与,打破央地间信息不对称;加强常规治理能力,推动督察与日常监管相结合。

    2025年09期 v.44;No.541 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企业战略

  •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应用、赋能效应与劳动力市场重塑

    何小钢;毛莘娅;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跃迁正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模式。本文从技术驱动与技术应用双重视角,考察其发展态势及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技术采纳的核心驱动力为使用场景成熟度与信息化水平;从经济效应来看,该技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创新变革等路径推动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并诱发市场垄断风险;在劳动力市场层面,技术应用通过任务替代改变就业结构,或催生新兴职业机会推动技能深化与工作内容转型;技术渗透可能加剧工资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形成新的收入不平等机制。据此,提出建立分行业技术适配标准以引导差异化应用路径、强化技术普惠机制破解资源垄断、重构职业能力发展体系应对职业结构变革、完善技能适配体系制缓解收入极化的政策建议,以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与包容性增长的协同发展。

    2025年09期 v.44;No.541 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企业气候风险对客户集中度的影响研究

    李姝蓓;何理;甄皓晴;

    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而企业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主体,其客户结构在气候风险冲击下的动态演变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利用2016—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探究企业气候风险对客户集中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气候风险可以提高客户集中度;该作用主要通过提高销售投入力度、库存管理效率和商业信用供给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气候风险对客户集中度的影响在规模较小、处于更强环境规制地区、制造业以及行业竞争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企业宜构建气候风险动态监测与客户结构评估预警机制、优化内部机制协同、依据企业与行业异质性实施定制化风险管理策略,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则应推动行业协作与政策创新,以提升供应链韧性。

    2025年09期 v.44;No.541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管理纵横

  • 在线服务补救透明度对潜在消费者不信任的影响——基于品牌真实性和自我保护动机视角

    康海燕;沈鹏熠;万德敏;

    为获取新客户,消除潜在消费者因现实消费者抱怨等负面信息导致的不信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有关在线服务补救透明度影响潜在消费者不信任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基于信号理论,运用实验法探究在线服务补救透明度对潜在消费者不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低在线服务补救透明度,高在线服务补救透明度更能够减少潜在消费者不信任;品牌真实性和自我保护动机发挥中介作用;信息隐私泄露对在线服务补救透明度影响品牌真实性和自我保护动机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为减少潜在消费者不信任,在回应消费者抱怨时应采取高透明度策略,以塑造真实的品牌形象,降低潜在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动机,并避免泄露消费者隐私。

    2025年09期 v.44;No.541 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供应链数字化提升了城市能源生态效率吗?——基于智慧供应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徐颖;江晓婧;唐天伟;

    供应链的运作和优化会直接影响碳排放的多少,那供应链数字化能否促进能源生态效率提升?本文将2018年我国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实施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2年中国27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我国城市能源生态效率,进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供应链数字化对城市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提高城市能源生态效率具有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数字化通过促进绿色创新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因此,应全面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进程,激发绿色研发成果在供应链各环节、各主体进行转移转化,根据区域条件实施差异化的供应链数字化策略。

    2025年09期 v.44;No.541 4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点产业政策与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基于出口模式差异的解释

    潘昌蔚;

    提升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于中国企业化解不利风险冲击、维持出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以“十二五”规划重点产业政策调整为契机,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可以提升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机制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会提高企业选择直接出口、代销出口的可能性,降低混合出口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具备地区比较优势的行业内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为此,应搭建信息平台给予企业拓市场引导,鼓励弱势企业“抱团出海”,积极利用贸易新业态。

    2025年09期 v.44;No.541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数字经济

  • “链主”数字化转型对本地同业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

    李有华;芦雅琳;马忠;

    发挥“链主”数字化优势带动本地同业企业韧性提升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本文探讨了“链主”数字化转型对本地同业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链主”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同业企业韧性;“链主”数字化转型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基础上,通过带动本地同业企业创新产出与创新效率提升进而提高本地同业企业韧性;“链主”位于上游,其数字化转型对本地同业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并且该积极影响对不确定性感知能力强、处于卡脖子行业与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为显著。为此建议:地方政府应积极培育“链主”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本地同业企业应充分利用“链主”数字化转型溢出效应,“链主”与本地同业企业应共同推动以“链主”为主导的数字化转型,以增强本地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年09期 v.44;No.541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智化赋能工业低碳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

    邱信丰;

    低碳技术创新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动力,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试点,本文探讨了数智化赋能工业低碳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智化显著促进了工业低碳技术创新,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数智化通过创新要素整合、创新方式变革和创新技术扩散等途径促进了工业低碳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智化对普通等级城市、中西部城市及高排放地区的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建议从加快构建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数智化体系,促进创新模式数智化变革,运用数智技术助推绿色低碳技术扩散等方面推动工业低碳技术创新。

    2025年09期 v.44;No.541 7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市场化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蔡小娟;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具有变革性与创新性的生产力新质态,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间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正向作用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非试验区与数字基础设施较差区域,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在数字政策试验区与数字基础设施较好地区中更强。调节效应结果得出,数据要素市场化可加快数据要素流通,进一步增强新质生产力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且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提升,该调节效应显著增强。中介结果表明,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激活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的重要渠道。为此,提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积极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9期 v.44;No.541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营谋略

  • 民营经济“内卷式”竞争的演化逻辑、生成机制与突围路径

    赖淑君;

    中国民营经济在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的失衡中陷入“内卷式”竞争困境,表现为同质化价格战、创新动力衰退与资源错配加剧的恶性循环。为破解这一系统性困局,本文基于“制度—市场—社会”三维分析框架,构建“无序扩张—效率衰减—系统锁定”三阶段演化模型,结合行业数据与典型案例,揭示“内卷式”竞争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内卷式”进程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即无序扩张期—效率衰减期—系统锁定期,其根源在于政策干预扭曲要素价格、市场分割抑制创新动力、短期逐利文化固化低效路径的交互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制度重构、市场重构、生态重构的协同治理路径,强调需通过动态政策工具适配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挑战,推动民营经济从“低水平均衡”向“创新驱动”转型,以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

    2025年09期 v.44;No.541 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制造业数字服务化价值创造研究:以海尔为例

    郜蒙;郁培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逐步深入,全球制造业开启了数字化、服务化、智能化转型,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创造逻辑,制造业数字服务化价值创造成为重要前沿课题。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以海尔数字服务化转型实践为例,开展案例研究,旨在探究制造业数字服务化价值创造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服务化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呈现由产品主导到服务主导再到生态系统导向的演化规律。此外,数字服务价值成果主要受生态系统多主体互动关系的影响,价值协同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将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协同效应和价值共创理论引入数字服务化价值创造研究,拓展了服务化理论体系。

    2025年09期 v.44;No.541 11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质生产力

  • 外汇衍生品对冲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曹付珍;安毅;谢伟;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12—2023年有海外业务的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外汇衍生品对冲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对冲通过降低企业内部现金流波动及缓解外部金融错配双重机制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该促进作用在代理冲突低、数字化程度高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企业中更为突出;在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经营对冲和衍生品金融对冲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经济后果检验显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的企业中更大。因此,政府应加快完善外汇期货市场,缓解企业对冲压力;企业应积极使用衍生品对冲,提高内部管理质量。

    2025年09期 v.44;No.541 12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创新型省份建设、颠覆性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吕康银;梁孝成;唐志东;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创新型省份建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省份建设可以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和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对大规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提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开展颠覆性创新活动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根据企业异质性制定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可行参考。

    2025年09期 v.44;No.541 132-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球产业链重构下新质生产力提升稀土企业韧性的机制与效应

    张其富;吴泽斌;

    近年来,美国通过扶持盟友、控制资源等方式试图重构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国则通过打造稀土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韧性以维护产业链安全。全球化时期技术创新能提升稀土企业全球竞争力,逆全球化时期新质生产力能提升稀土企业韧性。本文选取2016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日度稀土指数时间序列数据和2017—2023年年度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VAR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时间序列数据显示,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具有协同效应,且上下游发展呈循环效应,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正经历上升阶段。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稀土企业新质生产力能提升企业韧性。因此,稀土企业应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持续优化要素配置、分类实施稀土企业发展行动。

    2025年09期 v.44;No.541 14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企业员工劳动收入

    夏珺;王璟;刘璐;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发展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并被视为提高员工劳动收入份额的潜在力量。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基于我国2011—2022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研究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企业员工收入份额。结论显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能促进企业员工劳动收入水平上升。从传导机制来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增加企业行业竞争力、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增益效应和缓解融资约束等三个路径来提升企业员工劳动收入。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新质生产力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的员工劳动收入的影响作用更显著。据此,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劳动收入,政府应强化政策资金支持,释放新质生产力的财富效应;深化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实施差异化政策,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2025年09期 v.44;No.541 1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