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雪萌;朱静;
在国家深入推进“双碳”战略与强化环境规制的背景下,环境治理的重心正由单一企业管理转向供应链全链条治理。本文以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环境规制与供应链绿色创新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促进供应链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且客户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以及吸引分析师关注度在两者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前者体现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技术扩散功能,后者反映资本市场信息重构的治理效能;环境规制在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企业地理距离越大、客户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低、客户企业为非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客户集中度情况下,促进供应链绿色创新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促进供应链绿色创新水平提高后有助于提升供应链上游的经营绩效。据此,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多主体联动合力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核心企业承担绿色创新责任;供应链企业宜加强供应链合作与技术共享;市场层面则可利用市场机制提升供应链绿色创新能力,促进绿色转型与标准推广。
2025年10期 v.44;No.542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刘玮;李德先;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逐渐成为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基于心理学顺序效应理论,本文以2015—202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绿色信息前置对企业估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息前置会提高企业估值。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息前置通过引入耐心资本进而提高企业估值。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中,绿色信息前置对企业估值的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以绿色信息前置构建的若干对冲组合均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因此,监管机构应明确绿色信息披露顺序标准,鼓励企业前置绿色信息以吸引耐心资本,推动资本市场与环境责任协同发展。
2025年10期 v.44;No.542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惠;
如何理解中国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的群体逻辑是关乎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存在机制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中国企业ESG表现存在同群效应,由制度同构、市场竞争和社会学习三种机制产生;同群企业间ESG表现互动更多体现为保持中庸式的模仿跟随,但缺乏追求卓越式的主动承担;同群效应在管理层能力较弱、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ESG表现的同群效应能发挥“短期价值效应”,却未发挥“长期价值效应”和“信息效应”。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ESG实践中的“政府-市场-社会”三维驱动体系,构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协同机制,释放ESG理念的战略先行优势,提高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内在驱动力。
2025年10期 v.44;No.542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